• 发布时间:2024-07-26 10:03:37•浏览次数:155
7 月 17 日,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省份地方法人银行相关人士处获悉,近期,其所在银行收到金融管理部门关于债券投资相关调研,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反馈资产负债表和调研报告。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某省份的调研范围为有再贷款余额的地方法人银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结构、成本收益和再贷款运用等总体情况。重点分析存贷款和债券投资余额、期限结构、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变化情况;债券投资余额上升的原因、债券投资的主要考虑和决策机制,尤其是中长期(5 年以上)债券投资情况。
调研材料还特别提到,机构需要在反馈报告中说明,在人民银行 4 月 23 日提示债券市场风险以及 7 月 1 日宣布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后,债券投资行为的变化,包括债券持有量、交易量以及对债券市场预期的变化等。
浙江一家农商行相关人士表示,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反馈自营资金债券投资情况,包括债券余额、杠杆率、结构和收益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此次反馈数据节点为 2023 年 6 月末、2023 年末、2024 年 6 月末。“反馈材料除需加盖银行机构公章外,还要银行法人签字确认。以前的相关调研仅需加盖银行机构公章。材料明确后续调研也会以此为基础,要确保数据准确性。”江苏地区一家地方法人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广东地区一家地方法人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昨天收到的调研材料,要求填写近两年的情况。”
4 月 23 日,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运行。理论上,固定利率的长期限债券久期长,对利率波动比较敏感,投资者需要重视利率风险。对于交易型投资者,加大杠杆、拉长久期,在短期价格大幅上行中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也容易加剧市场波动,需承担价格大幅下行的损失。对于银行、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如果将大量资金锁定在收益率过低的长久期债券资产上,遇到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会面临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7 月 1 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决定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7 月 5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央行处确认,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