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央行表示将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后,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 7月5日,央行证实,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央行表态,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央行最新表态明确了借入国债的方式,即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央行采取信用方式借入,意味着央行将不会向融出国债的银行提供质押品,这也意味着借券的过程将不会实现流动性投放。央行表明将采用无固定期限的借券方式,意味着央行对收益率曲线的控制将不会局限于某一期限品种。相较于防止长端收益率过低,央行的意图或在于完整控制一条斜向上的收益率曲线。央行明确,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
央行今日明确,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民生证券指出,我国的国债买卖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而非经济基本面趋弱阶段通过购入国债维持目标利率水平、刺激经济复苏且买卖双向操作中,央行并不会丧失对于基础货币和资产负债表的控制权,相反作为对货币政策工具箱的充实和优化,央行对于基础货币投放、流动性管理抑或是收益率曲线的引导将更为精准有效。
央行多次提示风险并政策加码后长端利率如何走受央行签订债券借入协议消息的影响,国债期货7月5日全线走低。截至发稿,30年期主力合约进一步下跌0.3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这是继7月1日后国债期货再度明显下跌。今年以来,央行多次公开提及对长期收益率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曾在陆家嘴论坛上明确指出:“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中泰证券指出,央行借入国债表明其调控长端利率的决心,后续随着国债卖出带来短期的抛压,市场短期调整不可避免,且30年国债2.4%已经成为央行的“政策底”,突破难度大增。国盛证券指出,4月以来央行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并不断将政策加码。但需要看到,一方面,当前利率下行的动力并不完全来自债市,而是经济中缺乏能够提供稳定的可观收益的资产,这导致整体融资需求收缩,风险偏好下降。需要观察政策在多目标之间的权衡。央行正在考虑借券并在未来出售国债,以避免长期利率过快下降。这意味着央行的操作对利率的影响更加直接,从引导预期到实际执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整体广泛的利率下降和实体融资紧缩导致资产短缺的环境下,债券资产仍具有一定的性价比,整个市场仍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资产短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长期利率可能难以明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