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8-26 11:49:51•浏览次数:171
应急管理部于 8 月 20 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了安全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
应急管理部调度中心副主任李刚在会上表示,《意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重点报告以下情况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
一、人身不安全行为
包括从业人员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相应资质人员作业等。
二、设施设备不安全状态
包括未按相关规范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关闭、破坏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等。
三、环境不安全因素
包括作业场所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或许可,对作业场所风险评估不足,未对作业场所进行风险监测并设置有效的安全保障,对作业场所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其他危险作业,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等。
四、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
包括未按规定排查整治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未建立和落实本单位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未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开展应急演练;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转包和违法分包施工情形,以及外包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等。
李刚强调,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灵活采用编制手册清单、设置公告牌、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方法,重点从以上方面加强对从业人员识别事故隐患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从业人员发现隐患、辨识隐患、报告隐患的能力和积极性。
李刚表示,后续,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将收集整理各地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做法,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帮助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取长补短,提升自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