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7-26 10:00:33•浏览次数:105
秦皇岛7月4日电 (艾广德 张纯) “唢呐这乐器模仿力超强,能学鸟叫,还能模仿人大笑。”董连吉边说边示范,唢呐发出的奇特声响让埃塞俄比亚留学生志强 (Betamo Amanual Birhanu) 目瞪口呆。
图为志强 (右) 和董连吉一起安装唢呐。尹力 摄
现年24岁的志强就读于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主修汉语专业。他说:“我来秦皇岛快一年了,我哥哥在中国已经生活了6年。来中国之前,哥哥经常跟我分享在中国的生活感受,所以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志强说,来到中国后,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中,他接触到唢呐并深深着迷。
为了学习吹唢呐,志强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鼓吹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连吉为师。
董连吉介绍说,作为中国代表性民族乐器之一,唢呐音色雄壮。唢呐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或银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碗。唢呐的基本功包括气、指、舌、唇四个方面。掌握好基本功,使气、指、舌、唇默契配合,才能轻松自如地演奏乐曲。
图为志强 (左) 跟随董连吉学习吹唢呐。尹力 摄
志强说:“刚开始吐音对我来说很难,董老师说发音要清晰饱满,就要一边吹一边用舌头点哨片口,有时候我的舌头点不到哨片口,发出的音不够饱满。”他说,刚开始学吹唢呐很难,“董老师告诉我,想吹好唢呐,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多练。从安装、吹奏姿势、吸气、指法到口型、发音,他都耐心地指导我。”
志强告诉记者,在中国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包饺子、品茶等,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吹唢呐。“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带上唢呐去海边,体会把唢呐声和海浪声融为一体的感觉,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董连吉说:“作为传承人,我希望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我们的民族乐器。”志强是他第一个外国学生,“他学得很认真,悟性很高,能看出他对唢呐非常喜爱。”
志强说:“毕业后我想做一名中文翻译,如果再会一门中国乐器,那就更好了。”他说,他今年7月份就要回国了,他希望学好唢呐,回国后教给更多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这门传统乐器。(完)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